



大学生绿色营
99绿色营专辑
新疆之旅组歌
我们的绿色营
考察纪实
人物
留言选编
说绿色营
调查报告
感悟自然
点点滴滴
Greener Beijing Logo

|
99年大学生绿色营专辑>考察纪实>伊犁散记 |
 |
|
考察纪实>伊犁散记——赵歆 文
绿色营闭营以后,大部分人返回北京或原地,留下的兵分三路;一路留在乌鲁木齐,准备攀登天山雪线;一路去南疆;另一路是我们一行八人,第二天乘开往伊犁的卧铺车,开始了"塞外江南"的旅程。这三路,我们姑且称它为"绿色营partⅡ"。
读者
我们的车晚点了,害得迎接我们的高老和刘坪、王波二位老师,在汽车站足足等了一上午,举牌子的手都木了,衣服也汗透了。
唐老师很早就告诉我,伊犁有他的一位铁杆读者,高老全名叫高志毅,是天山西部林业局的退休老干部。他家快成《环球绿色行》书友会了,他儿子、女儿、孙子、外孙女,还有不少亲友和邻居,在他的力荐下都成了这本书的读者。他们书信往来多年,也多次邀请唐老师来伊犁。今天终于实现了,见面的场景是激动人心的,两个年近七十、从没见过面的老人拥抱在一起。而我从下车的那一刻起,听到最多一句话就是:"唐老师,我读过您的书。"
刘坪是天西局植保办主任,王波是天西局科教处处长,都是年富力强的业务骨干,也是《环球绿色行》的热心读者,现在又是我们最热心的向导,特别是刘老师全程与我们在一起。以他们的思想与专业知识,用"向导""陪同"的字眼实在不合适,至少是真正顶尖的"生态导游"了。
刚到雪岭云杉保护区时,有的工作人员似乎还不知我们的来意。下车握手,唐老师露出了习惯的笑容,马上就有人认出来:"唐老师,您跟书上的照片一样。"宋书记握着唐老师的手,很认真地说:"我也是您的读者。"去年北京发起了一个给全国自然保护区捐赠《环球绿色行》的活动,所以现在不论走进哪个保护区,都说读过唐老师的书。所以这本书也成了到保护区最好的介绍信和名片,一下子,我们与保护站的关系就拉近了。
《环球绿色行》是一本书,读者甚多,许多营员也是由这本书引入了绿色的大门;大自然也是一本书,而且是一本读不完、写不完的书,读者更多,我们读了她的过去和现在,后面无瑕的白纸上还会写上怎样的未来,就要看我们这些读者了。
虎父无犬女
刘倩,九岁,是刘坪的女儿,跟我们一起走了三个保护区。"妈妈希望我学医,可是我喜欢爸爸的工作。"倩倩很明确地告诉我。小小年纪的她,已经走过大半个新疆,认得了很多植物。一路上,她充分表现了她的"家学渊源",这叫什么,那是什么,讲得头头是道。提到爸爸的研究工作,爸爸的标本室,她一脸崇拜,不断给我讲爸爸带她去过的地方。我们一起认沙棘,拾野杏,爬树摘桑葚,在林间找蘑菇,倩倩还把捡到的羽毛很郑重地送给了我。
在野核挑保护区,唯一的一块平地上,到处是垃圾。我们延续绿色营的传统,找了几个垃圾袋,倩倩主动与我们工作到一起,丝毫没有怕脏怕累怕丢脸的小皇帝习气。她也大人般地感叹:"他们太不注意了","保护站为什么不放个垃圾桶呢?"垃圾制造者们,听到这个九岁孩子的话吗?你们不汗颜吗?分别的时候,我对刘老师说:"您有个好女儿。"
十年树木?
在哈纳斯,第一次看到湖头的原始森林,不禁大发感慨,十年树木,百年成林,千年才能有森。今天看到了参天的云杉林,又有了新的理解。
保护站工作人员精心养护了大面积的云杉苗,让我惊讶的是那长成后可抵50个我高的云杉,四岁的已长成松形的小幼苗才与我食指等高,十岁的云杉也只是襁褓期,不到一米。一旦被牛羊踏咬,就难成活。十年树木,谈何容易!
百年树人,凝聚了父母师长不懈努力,树又何尝不是如此?云杉对土质营养含量要求很高,几乎每棵小树都是长在风倒腐朽的老树上。所以说,风倒木不能动。不仅是由于其原始森林的独特景观,也因为其身体还哺育着新生代,"死而不已"。
听说已倒的树王直径2米多,我们迫不及待想去找,却被告知很早就被拉走做庆典展览了;另一棵树径1米9的风倒木,领导怕浪费木材,卖了几万元。木材倒是换成钱了,但这钱能买来风倒木的生态价值吗?几万元,卖掉是不知多少棵小树的摇篮。得不偿失啊!
大家庭
我和唐老师在雪岭云杉保护区住了好几天,那可真是天下一家。晚上吃饭,联合国宴会一般,七个人,五个民族,汉、维吾尔、哈萨克,锡伯、俄罗斯,还有个蒙古族去办事了。民族大家庭,亲如一脉。
走过几个帐篷,发现也都是大家庭。从半大小伙子到几岁的娃娃,每个蒙古包里都有五六个孩子。这么多未来的牧民,有限的草场如何承受得起呢?说到孩子,还有个趣事,我们见到古稀老汉抱个娃娃说:"我的巴朗(儿子),"惊得我合不拢嘴。后来宋书记告诉我,这里哈萨克有个风俗:每个男人的第一个孩子要送给自己父母抚养,表示报达,与生身父亲以兄弟相称。原来那小巴朗实际上是老汉巴朗的巴朗了。
恶作剧
香港同学强烈要求去河边宿营,可是夜里野猪下来拱过树,野獾头天才咬死了鸡,保护站担心大家的安全。几经交涉,达成协议:他们五个人可以在河边过夜,病号阿君要在站里休息,我和唐老师可以在宿营地待到11点,保护站会来车接。
晚上,我们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冷肉干馕,老远看到了车灯,足足提前了半个小时。实在是舍不得美丽的夜景和即将分别的营友,于是我们熄了手电,屏声低头躲过了车灯的招唤。车向前开去……宋书记说过,我们要是丢了一个,他会急得骑上马一天天在山里转,不敢回来的。想想我们也很惭愧,于是半小时后汽车原路返回,我们主动联系,乖乖地回了家。小小恶作剧,对不起啦,刘老师,宋书记。(不过这件事唐老师也未反对,错误可要均分啊)。
第二天我和唐老师早早去宿营地,一路想着狼怎样叫,准备在小帐篷外吓醒他们。可惜迟了一点,他们刚刚起床。唉,遗憾……
林则徐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岭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这是林则徐充军新疆时所做。一个"笏"字露出了多年朝野为官的身份;"满头晴雪"形象地勾画出天山雪峰以及自己年未老而发先白,志正高而路多坎的境遇。民族英雄林则徐在新疆呆了三年,垦荒田,
唐老师在四爪陆龟保护区 修水渠,为百姓做了无数好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他一生高风亮节的写照。
这次去伊犁,我又学到了一个新知识:新疆虎是中国特有的一个老虎亚种,已经灭绝了。林则徐还是伊犁曾有新疆虎的见证者。他曾在日记中写道"回人毙一虎,献于庆参赞处,剥皮取骨,将以煎合为胶。"天山岩画中,也有虎的存在,说明天山产虎,但现在已经绝迹。看来这日记或许是伊犁虎的最后文字纪录了,林则徐为伊犁野生动物事业留下了一个重要史料。
说到文字,想起在四爪陆龟保护区听到的话"不保护时遍地都是,一保护倒没了。因为宣传了它有多大价值,都被抓了。"咱们的文字宣传确实有问题,现摘两段:"雪豹,毛密而柔软,是高档裘制品的原料。其骨可泡制药酒,健身强骨,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雪兔为北亚珍贵野生动物,是世界性保护动物……其肉甚美,毛皮亦称为佳品,亦有观赏价值。"试想如此宣传,怎不令人垂涎三尺?如果我写介绍,恐怕会这样写:雪豹,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大型猛兽,食肉,其捕食行为受国家保护。雪兔,世界性保护动物,北亚珍贵野生动物,受法律保护,捕杀雪兔罪大过杀人。
"风景这边独好"
塞里木湖,是天山山脉中最大的湖泊,自然风光奇绝。置身湖边,举目远眺,青山如洗,水碧如染,波涛与松涛共鸣,草色与蓝天竞翠。
但要记住,一定要站在湖边,若是连旅游区都看进去,那就赞不出口了。岸边是星罗棋布的各种建筑,饭店、旅馆铺天盖地。远看山坡上斑斑点点,我还以为是畜牧资源极大丰富,遍山羊群,走近才哓得是无数的废纸垃圾,白色污染。
区内有一宣传牌上书"风景这边独好,"我当时很有一种挥笔为其续个下联的冲动,那就是"卫生此处特糟"。
三个典型
开座谈会唐老师发言,讲到我们走了八个保护区,三个山青水秀,最美的是天池,哈纳斯和雪岭云杉,也是三个典型:天池已经破坏得差不多了,哈纳斯正在被肆意"开发",而雪岭云杉尚保护得较好。
说是较好,也有问题。我们拍草场的照片,山坡上一片片黄斑,那是超载放牧引起草场退化而长的特征植物。这张照片我起名叫"草原的老年斑"。哈纳斯修路时破坏的草原十年都未复原,不知这里何日才能"返老还童"!
早上拍照,远处是映日的雪山,参天的云杉,我站在碧水之畔,绿草之中,正想找个蒙古包点缀画面,猛发现草原中央一间不伦不类的平顶砖房抢了镜头,据说是个什么"配种站",突兀之极。这张照片取名"癌细胞",如不赶紧手术切除,就会迅速扩散,等到大面积转移,可就束手无策了。
高老头
我们都喜欢他,特别是香港同学,偷偷叫他"老顽童",因为他幽默风趣,一点儿也不像年近古稀的老干部。实际上,我们是满怀尊敬地叫他"高老师",因为他身上可学之处太多了,仅就"认真"二字,就不是我们这群懒学生一时半会儿能学到的。高老师爱读书,因此结识了唐老师,才有了我们的伊犁之行;他做批注,做笔记,密密麻麻却整整齐齐;他留剪报,收集有关唐老师的报道,甚至有的文章连唐老师自己都没有。看看高老师的学习资料,愧得我简直想钻地缝,如若平时能有他一半的认真,我又何必每次考试前都急得想上吊!
绿色营传统,不用一次性筷子。在伊犁第一次吃饭,高老师就发现了我们的习惯,他大加赞赏,并且马上就把他刚用毕的筷子装进口袋,作为日后的餐具,俨然成为绿色营的一员。
出发前,IFAW送给我们营员每人一个胸标,高老师十分欢喜,于是我摘下送给了他。他兴奋得像个少年人,到处给人看,吃饭时还把他的饮料回赠给了我。而对唐老师,他非要扒下唐老师身上穿的营服,说是家乡习俗,一定要换身上的旧衣服,新的不要。一来二去,唐老师终于拗不过他,于是成了唯一一个没有营服的营员。
高老师可爱之处颇多,一时难以尽述。曾经,他是唐老师的读者;现在,他是大家的朋友。引用香港营员一句话:"我们爱你,老顽童。"
由于车的原因,离开保护区比预定晚了一天。虽说惦记行程,但心中仍是很高兴能"被迫"滞留于这世外桃源之中。临走时,唐老师说,他要到雪岭云杉保护区来写书;我说,我可以到牧民医院来实习。路上,我们商量:明年再来一次,好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