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erBeiJing Signal
Greener BeiJing

中文首页

环境论坛

绿色北京站点导航

马霞与我们同行

 

 

 

 

 

 

 

 

 

 

 

 

 

 

 

 

 

 

 

 

 

 

 

 

 

 

 

 

 

 

 

  

Greener Beijing Logo
GreenerBeiJing Logo

版权所有 绿色北京

首页|目录|请你评点|请你评点(第二封信)|评点摘录|绿色营|绿色旅程
目前位置:绿色北京>唐锡阳>马霞和我们同行>绿色旅程>大熊猫珍珍的故事>珍珍的故事
大熊猫珍珍的故事
登上五一棚 篝火旁和夏勒博士的谈话
访珍珍的家 六年的变化 珍珍的故事

◆珍珍的故事◆

珍珍的故事
在卧龙的大熊猫中,我最关心的,当然是珍珍。因为它是第一批戴上颈圈,对科研贡献最大,也是我突出描述过的一只大熊猫。这次来到卧龙,大家又给我讲述了许多有关珍珍的故事。有人说,光是珍珍一只大熊猫,就够写一本书的。
人们第一次拍到野外交配照片的大熊猫,是珍珍;第一次传出产仔信息的野外大熊猫,是珍珍;第一次在荧光屏上大出风头的野外大熊猫,也是珍珍。和别的野外大熊猫比较起来,珍珍和人似乎有一种特殊的缘分。尽管它第一次被捕的时候,也由于惊恐而大喊大叫,把木头咬成碎屑,甚至抬起后腿拍人。但往后再接近人,就不害怕了,也温顺多了。别的熊猫被关了一次,以后再也不敢接近木笼了。它无所谓,只要里面发出了羊骨头的香味,它就进去。所以它相继被关了六次,弄得观察人员哭笑不得,因为他们要捕获的并不是这位不速之客。特别是当珍珍产了小仔以后,人们更不敢安置木笼了,因为害怕关着珍珍的同时,把尾随在后的小仔压死在门下。
珍珍就是通过这种非常的际遇,认识到人类并无伤害之意,所以往后在别处碰见了人,它也毫不在乎。1981年5月27日的观察日记,就记述了它和人的这种不寻常的会见:
5∶35,"珍珍"向坡上走去,在一片竹丛中坐下,几乎看不见,它与观察者相距25米左右。"珍珍"吃华桔竹笋。它站起来,伸出前掌折断第二根竹笋,剥掉箨鞘,然后坐着吃。它曾两次侧下身体,每次都采一根竹笋。
15∶40,它察觉到观察者,发出鼓鼻声和牛犊声,仍然继续进食。
15∶45,它突然从竹丛中走入一片空旷地,翘起鼻子,仿佛在嗅闻,面对着静静地坐在10米外的观察者。接着,它的头上下摆动,焦躁不安地发出牛犊声和鼓鼻声,这样持续了30秒钟,然后退离到19米处。但是它再次上前,在12米处又停下。看上去它有些犹豫不决,仿佛准备转身向上坡移动,并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观察者,最后拐入到16米以外的一小丛竹林。它坐在那里,发出轻轻的牛犊声,同时它的头下垂到胸前,似乎在打瞌睡。一次,它猛然抬起头来,仿佛突然想起了观察者,发出鼓鼻声,用右前足在空中挥舞一下,然后又睡了。十分钟后它醒过来,前掌放在膝上,拱肩垂背地坐着。
  16∶00,"珍珍"打呵欠,搔耳朵和下巴,朝观察者望了一眼。
16∶05,它向一边走去,同时用牙咬住一根竹笋将其拉断,用嘴将竹笋衔到13米远的地方,然后坐下来吃掉。它继续走入另一竹丛,从观察者的视线中消失。
  人工驯化的大熊猫,可以呼来唤去,可以量血压、测体温,可以成为杂技团的演员,但野外的大熊猫能够这样坦然和人类接近的,迄今为止只发现过两只:一只是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乖乖,另一只便是珍珍。
1984年又发现了另一只。由于竹子大片开花枯死,大熊猫普遍发生了饥饿危机。有只大熊猫饥饿难耐,就自己寻找到五一棚来了。人们扔给它甘蔗、肉食,还煮了一盆甜粥。这只大熊猫尝到了甜头,就每天讨吃,和人们也越来越近。五一棚观察人员就给它戴上颈圈,取名叫贝贝,自然就成了野外大熊猫的明星,成为摄影和录像者的追求对象。有时候它也表示抗议,慢慢地它也习惯了灯光、镜头和导演的指手画脚。因此它在宣传抢救和保护大熊猫上建立了特殊的功勋。但它的食量太大了,五一棚的工作人员实在供不起。稍有怠慢,它就毫不客气地走进帐篷里翻箱倒罐,凡是能吃的,都扫荡一遍。有一次它在一块玻璃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不知是由于恐惧还是由于好奇,当场就把玻璃击碎了。
这时候外国专家提出了意见,说这样影响工作,影响安全,而且把野生动物当作家畜来喂,也不符合保护的原则。他们做过一些调查,贝贝因为很容易取得人们提供的优质食物,所以用不着付出很多的时间去寻找食物。一般野生大熊猫每天的活动时间是11.5~14.5小时,而这时贝贝已减少到4~6小时。长此下去,贝贝将可能丧失野性,回不到大自然了。所以大家只好把它关起来,抬下山,寄养在饲养场。
有一次胡锦矗回到卧龙,观察了这只大熊猫的牙齿特征和耳朵标记,又印证了它的栖息地点,才证实了这个贝贝就是人们本来就很熟悉的珍珍。珍珍还有个特殊的能耐,瞒过了五一棚工作人员的注意,就是它能够自己把颈圈抓脱下来。1982年9月17日它就抓脱过一次,人们又给它戴上而且砸得更紧了。没想到饥饿体瘦,它又轻易地把颈圈抓脱了。五一棚工作人员看它没有戴颈圈,还以为是另一只呢,所以又给了它一个名字。
珍珍在饲养场休养了几个月,完全恢复了健康,人们决定把它再放归自然--受灾较轻,竹子比较茂盛的唐坊,那里和五一棚隔着5条山沟,就是熟悉道路的人至少也得走三天。非常奇怪,珍珍真是故里难舍,绕来绕去游荡了39天,终于又回到了五一棚。
这真是一个自然之谜,信鸽、候鸟、海龟、洄游的鱼类能够往返千里不迷路,是依靠体内特有的生理机制,那么大熊猫这种兽类又依靠着什么呢?
为了逼迫珍珍返回自然,五一棚工作人员不得不拒绝投喂食物。刚好这时正是拐棍竹新笋萌发的季节,珍珍就很少来五一棚了。
直到1984年11月13日,在五一棚附近发现了珍珍的尸体,经过解剖检查和牙齿切片,它已活22岁,老死了。就在这年的年底,珍珍的女儿新星又戴上了颈圈,迈进了配合为人类科学服务的行列。新星可能就是我在六年前听到了叫声的那只刚出生不久的幼仔。母亲死了,能见见她的女儿,是我的最大心愿。
我们沿着从前熟悉的路,来到海拔2950米、标位"4X"的高山帐篷,取出收报机和手持定位天线,收听新星发来的信号。很遗憾,可能因为这里还是灾区,竹子还没有恢复,新星就翻过山梁,远游到英雄沟觅食去了。天正下着小雪,又湿又滑,我们没法前去,只好下得山来。晚上在保护区管理局观看了美国和日本电视台拍摄的大熊猫录像,其中唯一的野生大熊猫明星,就是我最思念的珍珍。看到它那憨厚的敢于接近人的神态?quot;人"去"楼"空留得倩影在,真不胜今昔之慨!

关于作者关于马霞环球绿色行绿色营
上一页观阅评论,参与评论。下一页
绿色北京 2001 Greener 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