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erBeiJing Signal
Greener BeiJing

中文首页

环境论坛

绿色北京站点导航

马霞与我们同行

 

 

 

 

 

 

 

 

 

 

 

 

 

 

 

 

 

 

 

 

  

Greener Beijing Logo
GreenerBeiJing Logo

版权所有 绿色北京

首页|目录|请你评点|请你评点(第二封信)|评点摘录|绿色营|绿色旅程
目前位置:绿色北京>唐锡阳>马霞和我们同行>绿色旅程>鄱湖白鹤>活的化石,活的文物,活的艺术
鄱湖白鹤知多少
珍禽的兴会 活的化石 活的文物 活的艺术
600? 700? 800? 为什么鄱阳湖的鸟多? 他们应当获得勋章

◆活的化石 活的文物 活的艺术◆

  鄱阳湖的众多鸟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鹤类。全世界鹤类15种,这里就拥有5种:白鹤、白枕鹤、白头鹤、丹顶鹤、灰鹤。所以要观察越冬的鹤类,这里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难得的胜地。
  鹤类在地球上的出现,远比人类为早,据化石记录,已有四千万年的历史。它们不仅在形态和生态上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基因型也具有生物学的特异性,因此在生物进化、仿生学、遗传学、美学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从不可记忆的年代起,鹤类便闯进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我国的第一部诗集--《诗经》鹤鸣篇中的"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就传达了两个信息:九皋是指深远的沼泽地带,是鹤类栖息的典型环境;再是鹤的叫声宏亮,往往是未见其影,先闻其声。这是鹤类生态的重要特征,它颈长,气管尤长,而且盘曲于胸骨之间,像喇叭一样。
  在《东周列国志》的第二十三回,描述过2600多年前卫懿公好鹤亡国的故事。摘录如次:
  懿公"自周惠王九年嗣立,在位九年,般乐怠傲,不恤国政,最好的是羽族中一物,其名曰鹤。""懿公所畜之鹤,皆有品位俸禄:上者食大夫俸,次者食士俸。懿公若出游,其鹤亦分班从幸,命以大轩,载于车前,号曰'鹤将军'。养鹤之人,亦有常俸。厚敛于民,以充鹤粮,民有饥冻,全不抚恤?quot;
  后来狄人入侵,百姓由于不服暴政,抗不御敌,因致亡国。这主要是由于懿公好鹤过甚,不恤国政所招致的后果,并不能归咎于鹤。这个故事倒是反映了当时养鹤之盛,驯鹤之好。卫国的国都在朝歌,就是今天的河南淇县。那时交通不便,加之封建割据非常厉害,野鹤不会来自远处。这说明了当时的河南北部,可能有鹤的分布。鸟类学家周本湘教授在鹤类联合保护会议上说:"我们可以从淝水之战的'风声鹤唳',从苏东坡的《赤壁赋》,从《古文观止》中的《放鹤亭记》,从许多这类文字中,找到关于鹤的史料,从侧面探讨鹤类在古代的分布?quot;再说江浙一带以鹤命名的亭阁很多,如"放鹤亭"、"来鹤亭"、"鹤止亭"、"招鹤亭"、"野鹤亭"、"白鹤亭"等等,既反映了人们爱鹤的风尚,也说明了这一带自古是鹤类栖息之乡。
  我们古代艺林中的鹤,更为丰富。唐代诗人刘禹锡见鹤飞而诗兴大作,畅怀吟道:"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另一位诗人留下这样两句诗:"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有些文人就把鹤比作琴、棋、书、画,是一种高雅的精神饰物。蒸琴煮鹤,被视同焚书坑儒一样大失人心、大煞风景的坏事。
  也许人们把鹤说得太神了,画得太多了,有的人以讹传讹,反而对鹤不甚理解了。如《墨客挥犀录》中有一段记载:"刘渊材迂阔好怪,尝畜两鹤。客至。夸曰:'此仙禽也。凡禽卵生,此禽胎生。'语未卒,园丁报曰:'鹤夜半生一卵。'渊材呵曰:'敢谤鹤耶!'未几,鹤延颈伏地,复诞一卵。渊材叹曰:'鹤亦败道,吾乃为刘禹锡话所误。'"鹤翅膀很大,飞翔力强,飞时其头、颈和两脚都是伸直的,前后相称,飘飘然姿态极其挺秀。从前有的画家,把飞行的鹤画成脖子是弯曲的,这可能是误把鹭类当做了鹤。还有最普遍的《松鹤图》,把生活在沼泽地带的鹤画成栖息于古松上,这可能是把鹤与鹳混为一谈,鹳类倒是喜欢把巢筑在树上。当然,正确表现鹤类的绘画还是多数。据说宋代画苑中有次出题考试:"万绿丛中一点红"。最后的优胜者是在绿色的草滩中画了一只丹顶鹤。这个构思确实比画红花、红装之类要巧妙得多。
  总之,千百年来,无论是绘画、雕塑、工艺,还是小说、诗歌和传奇,国人总是把鹤比做吉祥、长寿、忠诚、高雅和健美的象征。这种感情是这么一致,这么和谐,这么真挚,是其它可爱的动物所难以比拟的。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阿其博在我国扎龙自然保护区看到了丹顶鹤,非常兴奋地说:"看到她,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妻子一样。"这种感情和我国北宋诗人林逋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在杭州西湖边上拜谒过林逋的故居。他终生隐居在那里,既不做官,也不娶妻,唯以赏梅养鹤自娱,吟咏出许多优美动人的诗歌,因而留下了"梅妻鹤子"的佳话。
  正是这种人类与鹤类在精神上的联系,以及鹤类本身所具有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激发我们加倍地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希望它们永远繁荣昌盛。

关于作者关于马霞环球绿色行绿色营
上一页观阅评论,参与评论。下一页
绿色北京 2001 Greener 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