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案有一个受益者,就是北大自身,即作为一个实体的北大”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强
|
![]() |
![]() |
改革焦点:不升即离
改革方案主要起草者之一的经济学家张维迎对北京大学教师人事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教员实行聘任制度和分级流动制;学科实行“末尾淘汰制”;在招聘和晋升中引入外部竞争机制;原则上不直接从本院系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新教员;对教员实行分类管理;招聘和晋升中引入“教授会评议制”。
所谓“聘任制和分级流动制”,指在讲师和副教授岗位的教员都有固定期合同,在合同期内最多只能有两次申请晋升的机会,此期间内不能晋升者将不再被续约;副教授一旦晋升为正教授,将获得长期教职(类似终身教职)。
所谓“学科实行‘末尾淘汰制’”,指对教学和科研业绩长期表现不佳的教学科研单位,学校将对其采取限期整改、重组或解散的措施;而在被解散单位工作的教员,无论有无长期教职,都得中断合约。张维迎说:“无须讳言,这两个特征结合起来基本上就是美国大学普遍实行的tenure—track制度,也被称为‘up—or—out’(不升即离)合同。”
无论成败,这都将会成为管理学上的经典案例。但由于直接关系到自身的饭碗,眼下的人事制度改革对于北大任何一位教师和在读博士生而言,其感同身受不亚于一场七级地震。
“86年来最激进的变革”
有人士认为,北京大学此次的人事制度改革堪称“自86年前蔡元培着手改造老北大以来,北大内部发起的最激进的一次制度变革”。今年5月4日,在105周年校庆时,北京大学提出争当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一周后,北大校方以北大校长、校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许智宏的名义将《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下发各单位征求意见。6月17日,北京大学在自己的网页上正式公布了改革方案的第二次征求意见稿。目前,北大对于改革方案的第二轮讨论,仍在进行之中。
“现任教师未直接受益”
改革方案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未名湖沸腾了。据统计,此次改革涉及到的直接利益人达3000多人,包括大部分讲师和副教授。虽然有不少教师对改革的必然性已有所共识,但对该方案的可操作性表示怀疑,有的反对意见甚至尖锐地提出“改革北大,还是阉割北大?”、“现行改革方案违法!”。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一位副教授的经历或许颇具代表性。北大毕业的她已经在北大工作了十几年,除了其间一两年时间在北京另一所高校执教以外,可以说“把生命中最宝贵的一段时间都奉献给北大了”。如今已四十多岁的她本来拥有一份被人视为稳定且受人尊敬的工作,但如果改革方案一旦通过,她也不得不面对“不升即离”的不确定性。她说:“改革方案比较注重学术研究成果,而我多年来都从事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现在还不清楚可不可以划归专职教学型教师一类。”言辞间透出些许无奈。
“现有方案并不完美”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强指出,这次改革的核心就是在人才进入和升迁方面引入竞争和淘汰机制,打破事实上存在的教师职务终身制。但改革并不能使北大的现任教师得到直接的利益,相反给大部分副教授和讲师增加了不确定性甚至丧失北大教职的危险。李强说:“但是这个方案却有一个受益者,就是北大自身,即作为一个实体的北大。”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坦率地说:“现有方案并不完美,可能到定稿时都不完美。但是改革只有两条路:或者走,或者不走。”许智宏介绍:“自从我当校长以来,每年都会收到不少同学的来信。他们说有些老师上课不行。我们给社会的承诺是让最好的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如果教师队伍不行,这一点很难做到。实际上,学生的良好素质在有些方面掩盖了教学问题。现在这个改革的目的,就是使北大更有竞争力,更能吸引优秀的教师,更能吸引全国最好的学生。”
这次改革方案的主要操作者,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说:“我们必须看到,北大在国内大学的地位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清华大学已经向综合性大学迈进。2001年,清华在SCI上发表的文章已超过北大200多篇,2002年已超过500多篇。我们当然不能惟文章数量而论高低,但数量仍然是一个重要指标。当我们被别人在数量上远远甩在后面的时候,我们还能有什么底气说自己是中国最优秀的呢?”
据了解,有的高校也已经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大动干戈”。最新的消息是中山大学新近颁布人事改革制度,全面推行从教师职称评审制向职务聘任制转变。此前,复旦、人大早已实行了相应的人事改革。那么,一向开风气之先河的北大是否还能走在前面? 本报驻京记者贺军
一家之言
高校管理≠企业管理
在与北大几位教职员工以及学生接触的过程中,给记者一个强烈的印象是北大上上下下对待变革大多持欢迎态度,但对于如何变,各方都有自己的意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副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高校管理与企业管理不同。高校着重对人的思想、智力的管理,所以不能采取单纯的技术手段。大家都希望通过变革北大能够变得更好,比如内部活力、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北大的优势长处得到进一步发挥。但北大除了担负一般大学功能外,在中国的现实社会里还扮演着文化偶像和精神内涵的独特角色。现在如果有人说北大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但有人说北大决不是世界一流大学,也同样不会有人有异议。所以北大变革是势在必然,无论如何,北大只有一个,我们希望北大的变革能够保持独特的东西。”
|
|
|
![]() |
|
![]() |
 |
网站检索 |
 |
中国科学院-当日要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