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开始赢利,关注公益事业首选环保
1998年对于中国的网络界(业内人士称之为ISP与ICP)来说,可谓是“张朝阳”年。
2月他的爱特信(ITC)公司创建的第一个面向中国大陆地区的因特网全中文界面搜索引擎“搜狐”(SOHOO),大受国内“网民”垂青,日访问量达7万次,创行业记录。
10月美国《时代》周刊连续两年评选“全球数字化领域50位风云人物”,张朝阳榜上有名,排名第45位,成为上榜五位华人、两位国内人士之一。
99年1月9日“搜狐”总裁张朝阳首次公开承认,“搜狐”去年实现赢利约100万美元,这个数字占到国内ISP与ICP市场份额的70%左右。这一最令张朝阳骄傲的成绩意味着,“搜狐”成为首家在中国的因特网网络中真正赚到了钱的网站。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受此书的引入者、其学生、爱特信搜狐公司总裁张朝阳邀请,再次访华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张朝阳也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北京晚报记者辛宏日前专门访问了他,下面将载于北京晚报1999年1月9日的采访录转载如下:记者:从尼葛洛庞帝说起,请谈谈您和尼葛洛庞帝的关系。
张朝阳:我们首先是师生关系,他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我是那儿的学生。后来他给我投资,在我这儿赌了一把,我们现在都是公司董事会成员,所以又是同事关系。
记:您在美国学习和工作将近10年,有没有考虑过加入美国籍?
张:从来没考虑过,因为我一直想回到自己的国家。生活在自己的文化里感觉很幸福,参与感很强,这种强烈的参与感使商业上也会获得很大发展。国内的商业发展环境是越来越改善了,但整体来讲比美国还要难一些,因为这种难对大家都一样,所以又是一种机会,每个人都难时,你能够做出来,你就获得了优势。
记:美国《时代周刊》估算您的净资产值为400万美元,实际上您真有这么多钱吗?
张:我没有这么多现金,也没仔细估算过公司值多少,我又占多少,但从价值上讲,我想或多或少都有可能,没准儿还多呢!
记:有人说您是中国人里边财富最有可能呈几何级数翻番的人,您怎么认为呢?
张:我希望在财富方面能以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增大,也希望业界同仁能以同样方式增长。
记:您今年34岁,到目前为止哪一件事情对您人生影响最大,哪一件事情您最感得意?
张: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事情一个是做出国的决定,一个是创办搜狐;实现了最艰苦的两次融资的成功是我最得意的事儿,这两次融资包括第一次投资基金的到位和第二次英特尔公司的投资。
记:您每天睡几个小时,您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吗?
张:我睡6个小时就够了,但是脑子里总想着搜狐的事情,甚至做梦都是搜狐,睡眠质量就不好保证了。在过去的两三年里,我的工作与业余爱好已经融为一体了,这一生我都会投入到搜狐的事业中,这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我也不觉得累。我想这与我的性格有关系,我从小就持续不断地追求高远,十几岁时疯狂地学物理,到后来做什么事情都非常疯狂,非常投入,而且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记:如果将来搜狐的发展规模大了,赢余多了,您会不会关注中国的社会公益事业,比如希望工程,比如设立奖学金? 张:我会把钱投向环保。我想设立某种环保基金或奖金,对那些在环保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 记:“雅虎”(Yahoo)创始人之一杨致远曾在获知新财政季度再次赢利时对员工说:“你们可以高兴5至10秒,因为互联网变化的太快了。”您有没有在内心深处担心过在这种以分秒来计的激烈竞争中,搜狐会昙花一现? 张:现在越来越没有了。在搜狐没出来之前,我确实不知道我们的发展方向在哪儿,一直怀疑这种商业模式对不对,而我们现在垄断了这么大的市场,广告、互联网呼声这么高,人们需求这么大的情况下,允许有好多家网来满足这个市场的需要,我们作为领头羊或者说我们作为最好的站点,生存的空间绝对是广阔的。我认为搜狐将更加百姓化,搜狐将是大众的东西,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时尚,搜狐将是21世纪中国百姓的时尚标签。 记:在过去的一年里,搜狐提出“网络门户”的概念,让网民们领略到门户站点带来的便捷,今年,搜狐还会提出什么创见性的理念呢? 张:现在天已大亮了,该知道的大家都知道了,下面就是每天每月的增长性的革新了。因特网不仅是一种高科技,它更是一种媒体,文化是其中最本质、不可逾越的基础因素,对本土文化的理解,是与受众沟通的坚实根基。搜狐要不断把这个网建得更加本土、百姓化。我们将继续关注不同时期的社会焦点和时尚消费热点,将不断丰富内容,开办更有吸引力的栏目,使搜狐成为继电视文化时尚之后的,更具有可参与性的文化时尚。搜狐将像“傻瓜相机”一样,让广大老百姓不用懂英文,不用学过计算机,拿起来就能像电话、电视一样使用。 记:能描述一下您愿望中的21世纪的搜狐吗? 张:搜狐将是21世纪的时尚标签。现在网民的数量还比较少,搜狐还只是一些能上网的人的特权,随着下个世纪网站变成一种主流的媒体,主流的存在,搜狐在中国老百姓的心里就跟中央电视台一样,搜狐又不只是中央电视台,它不只是一个媒体,他除了媒体之外,还是你的电话,你的呼机,你的留言本,是你跟别人交往的窗口,是你生活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