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措施得到坚决落实,大气质量恶化受到有力遏制,北京市三项有害气体浓度下降10%

姜虎

  以18项紧急措施为主要内容的本市第一阶段大气污染治理已初见成效,紧急措施得到较好落实,阻止了大气质量继续恶化,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有所下降。据市环保局提供的数据表明,今年1月份本市大气中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含量均比去年12月下降10%以上,与1998年同期相比,二氧化硫下降17%。

  市政府去年12月17日出台控制大气污染18项紧急措施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驻京单位的有力支持下,本市从防治煤烟型污染、机动车尾气和扬尘污染入手,统一部署,狠抓落实,截至2月15日,第一阶段任务圆满完成,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防治煤烟型污染初见成效。本市三环路以内的餐饮业、企事业和四环路内工地的3700多台茶炉、13000多个燃煤大灶已改用清洁燃料;为推广低硫煤监测了3930个锅炉房,完成了推广使用低硫低灰优质煤200万吨的任务;取缔露天烧烤摊点6000多个,三环路以内的露天烧烤已明显减少。

  ———机动车排气污染加重趋势初步得到控制。严格执行机动车排放新标准,对4698辆符合新标准的机动车贴了绿色环保标志,从源头上控制了新车污染。严格执行车辆报废制度,3.8万辆超过使用年限的车报废,其中有1.4万辆是污染严重的“面的”。路检11527辆,通过加强路检,在用车尾气合格率已由42%提高到60%。全市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配备尾气检测仪器1349台,实行维修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已有14个汽车制造厂家上报了治理改造计划。598辆双燃料公共汽车和出租车上路行驶。14个进京路口共检测车辆104488辆,对26777辆尾气严重超标的车辆劝返。

  ———积极备战控制扬尘污染。加大了道路遗撒的查处力度,道路机扫率达到73.7%;喷雾压尘面积由538万平方米扩大到1000万平方米。开展裸露地面调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单位,为开春大面积绿化,消灭裸露地面做好准备。加强施工和拆迁工地管理,制定了防尘和环保达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