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联手对付环境犯罪
《中国环境报》1999年7月20日
记者 张小青
来自联合国环境署的消息:7月12棗14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日内瓦召开国际研讨会,探讨对非法贸易环境罪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以制止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臭氧损耗物质和有害废弃物非法贸易。目前这种非法贸易生意兴隆。
环境罪正在成为一种严重的国际问题。从其直接后果的表面看,其罪行不那么严重和明显,但从环境遭到破坏的累计代价和给生物带来疾病、损伤、死亡,以及生物物种的灭绝和臭氧层的损耗来看,环境罪性质严重。
在国际上,环境罪有两个主要方面:首先是协议参与国故意不遵守其多边环境协议;其次是个人和团体故意逃避环境污染和法规。其犯罪活动跨越国界便构成国际环境罪。
据“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及“国际刑警组织”作出的报告,估计每年野生动植物产品的国际贸易的金额是50亿美元。在过去的10年中,人们为了获取象牙而偷猎大象,使非洲的大象从150万头降至不足50万头。
多边环境协议的激增,并没有成功地将各种环境罪降至最低限度。比如,有迹象表明,尽管欧盟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禁止生产氯氟碳和聚四氟乙稀,以及控制光学显示瞄准具的进口,但仍然有活跃的黑市。
各国不同团体和国际公约组织之间的对话和合作,将会在控制环境罪的方式方法上确保协同作用。公众了解情况,对这种非法贸易进行戒备和监督同样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