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聚焦热点
海南海滩救助搁浅巨鲸
中新社海口2000年2月9日电(记者 莫成雄)本月五日在海南琼山海滩搁浅的巨鲸,昨天结束了近八十个小时的煎熬,被海南省水产部门安全护送到深海海域。海南省海洋生物学专家刘胜利教授谨慎认为,搁浅巨鲸终归大海后存亡可能各占五成,但短期内不会死亡。海南省琼山市水产局局长苏庆全表示,今天要派一艘快艇到放生海面跟踪巡视。
刘胜利教授介绍,鲸鱼和人一样是哺乳动物,一样用肺部呼吸,所以离开海洋,它不会窒息而死。但这条巨鲸的致命伤在于它的皮肤因暴晒而破损。昨天他在现场看到,巨鲸左侧皮肤大面积脱落,并伴有渗血。这可能引发感染和并发症,能抗过,存活才有希望。
据刘胜利教授观察,这条巨鲸的年龄在十岁左右,处于壮年期,因腹部埋在沙中而雌雄莫辨。
巨鲸搁浅原因还是个谜。刘胜利教授分析,鲸鱼靠自己的回声确定航向,这条巨鲸可能是不适应琼州海峡湍急的海流和较复杂的水动力条件,迷失方向,误入北港浅滩。这条鲸鱼是国家Ⅱ级水生保护动物,在中国的南海、黄海、东海分布较广。
琼山市常务副市长徐清学说,救助巨鲸,是建设生态省、保护海洋资源,向群众进行海洋观念教育的一次最实际的行动,这次救助行动的意义已超过了一头鲸的存活意义。
新华社海口2000年2月12日电: (记者卜云彤)海南省琼山市演海镇北港村海滩搁浅的鲸鱼,虽然在二月八日被拖回大海,但还是不幸死去。 这条十米多长的巨大鲸鱼是二月五日被发现的。当地政府和渔民想了很多抢救办法,在鲸鱼身上浇水,以保持湿度;在鲸鱼身旁挖坑,以宽松其活动空间;为鲸鱼搭凉棚,以遮挡太阳等等,以给抢救鲸鱼赢得时间。 海南省副省长韩至中指示全力救助,琼山市常务副市长徐清学赶到现场指挥调度。但由于这是海南省对搁浅鲸鱼的首次救助,在全国也鲜有实例,各方面都没有经验,并且缺乏救助设备。当地渔民曾用普通渔网兜住鲸鱼,再用普通渔船拖拉,但由于渔船马力不够和渔网不够结实,救助失败。后经过海洋、水产专家和渔民研究,采用较粗的渔绳穿过鲸鱼腹下先织就结实的渔网,在涨潮时将鲸鱼拖回深海,这一措施在二月八日中午实施时取得了成功,鲸鱼终被拖回深海。 但是,由于鲸鱼搁浅四天,皮肤大面积被太阳晒伤破损,引发感染,加之体力消耗殆尽,抵抗力减弱,二月十一日下午在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新港村被发现死亡。 海南省有关人士表示,此次救助搁浅鲸鱼有成功,也有失败。虽然最终没有使鲸鱼免遭死亡命运,但“已经摸索出一套救助的经验”。
鲸鱼专家董金海细论海南鲸鱼搁浅死亡之谜
中新社海口二月十七日电(记者关向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原副所长、著名海洋哺乳动物专家董金海教授认为,日前在海南搁浅死亡的鲸鱼可能是因为追逐食物,随水势误入地形平缓的水域,造成搁浅死亡。
他同时指出,因巨鲸搁浅时间长达八十小时,虽有渔民及当地政府组织施救,不停为其身体泼海水,搭建遮阳棚,但救助缺少科学方法,巨鲸尽管被拖回大海,也已无生还可能。
董金海教授说,鲸鱼搁浅通常有三类原因:一是回声定位系统出现故障,因为鲸鱼是用声纳系统发出超声波,等待其遇到物体的反射来确定方向,一但定位系统发生故障,即会迷失方向;二是身体发生病变,比如内脏不适,或者出现寄生虫,均有可能引起它四处乱窜;三是因为追逐食物,随水势误入地形平缓的水域,一旦退潮,造成搁浅。
根据本社记者提供的资讯,董教授分析说,由于北港村附近海域是因五百年前地震而生成的新海域,海底地形平缓,鱼类丰富,而且巨鲸最初搁浅时皮色黝黑完整无缺,呼吸平稳,因此巨鲸有可能是因为第三种原因搁浅,但因为缺少现场的科学考察,也不排除其他可能。
董金海教授从一九六二年起一直从事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其间赴加拿大留学,师承世界著名鲸类学家。目前,稳坐中国鲸类研究“第一把交椅”。
董教授介绍说,鲸类是一种适宜海洋生存环境的大型哺乳类动物,尽管它是用肺部呼吸,但是它的骨架因为海水浮力的原因,十分脆弱,而且它的胸骨与肋骨是不相连接的,一旦搁浅它的骨架难以支撑自身的重量,庞大的身体将压迫它的肺部,时间超过十几个小时,肺功能将被损害。同时,鲸鱼的皮肤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之中,通常的作法是为其全身涂满凡士林保持与空气隔绝,否则会发生断裂,皮肤一旦感染,鲸鱼就不易成活。
他指出,海南的实际情况是:巨鲸搁浅近八十小时!搁浅期间好心的渔民只是不停为其身体泼海水,搭建遮阳棚,当地政府也派员组织救助,但因救助缺少科学方法,严密组织,耽搁时间太久,因此巨鲸尽管最终被拖回大海,也已经没有生存的可能。
董金海教授一直关注关于海南巨鲸搁浅、救助、死亡事件报道,看到中新社发出的《海南呼吁科学界为死亡巨鲸提供科学处理方法》消息后,身在青岛的他立即与本社记者进行联系。
董教授对记者说:“海南渔民救助搁浅巨鲸,保护野生动物的精神了不得,世界罕见。”
他称,如果能够及时解剖对搁浅巨鲸肝脏等器官进行研究,可以了解海南海域的一些环境指标情况,此外制作成标本有较高的科普价值。
他对海南作出未进行科研即将巨鲸入土的决定表示遗憾,希望能有转机,并表示愿意派员协助海南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董金海希望记者转告村民,将巨鲸尸体捐献给科学研究及科普事业是它最好的归宿。
更多详细报道请见海南日报;救助巨鲸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