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外乡人在北京垃圾中寻宝

北京日报记者陈红梅

京城有一群外乡人,每天出入垃圾山,不堪入目的肮脏之物——废报废纸、鞋底胶皮、泔水剩饭,他们都视为宝物。

京城有这样一群外乡人:他们每天出入的是垃圾山、泔水房,目光紧盯的是城里人不堪入目的肮脏之物,手中扒拉的是其中的废报废纸、鞋底胶皮、泔水剩饭,然后视为宝物般运到各自的地盘,分类、卖钱。

这些吃“垃圾饭”的外乡人,是被忽略的群体。一些人甚至会讥讽他们的生存方式,称之为可怜的“垃圾虫”,却很少有人关心他们的存在,以至于这支垃圾大军在京存在十余年,却无人知晓他们的底细。

在刚刚过去的1999年,旅日学者、北京市环卫局高级工程师王维平,身穿粗布服,走进他们的生活,历时9个月,对京城垃圾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

据统计,目前,北京的垃圾大军已发展到8.2万人。其中,最早进京的四川人占有绝对优势,达到4.6万人之多;河南人有1.7万多人;其余的则来自安徽、浙江、江苏、宁夏等地。他们以“同乡人”为纽带,成帮结伙地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相对集中的有:海淀的上地、树庄,朝阳的十八里店,丰台的南苑、和义等地。

从作业范围看,四川、河南的也好,安徽、江苏的也罢,都有自己固定的地盘和具体地点,各自为战,互不侵犯。他们当中,3.1万人是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收购废品的,人均年收入为1.5万元;2万人是从宾馆、饭店收泔水,掏地沟油,或是专收各大商场废品的,人均年收入1.2万元;2.1万人专门蹲守京城的762座垃圾楼,或是扒拉居民楼的垃圾道,人均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另有1万人专门在城乡结合部进行废品交易,以河北人为主,收入不详。还有约1500人打入了京城各专业垃圾堆放场和转运站,专吃那里的垃圾,人均年收入8000—9000元。

在位于丰台区的和义垃圾堆放场,记者找到一批四川人。他们都来自巴中、仪陇两个贫困县,领头的叫杜冒献,是1988年底走出山沟沟,凭着一把铁扒子最早闯入京城垃圾市场的。

当时,他带着五百来号家乡兄弟吃住垃圾场。面对着二三十米高的垃圾山,他们蜂拥而上,像淘金一般刨拾着玻璃、废纸、金属块、塑料瓶。一天十几个小时,他们埋没在恶臭熏天的垃圾之中,苍蝇、蚊子、老鼠,还有成群的乌鸦与之为伴,生活环境的恶劣可想而知。一旦有人患了肝炎、鼠疫等传染病,后果可想而知。

为了生存,为了挣钱,杜冒献和他的同乡在垃圾场一呆就是十多年。他们分工很细,废品捡回后,会有人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堆成金属、塑料、鞋底胶皮、玻璃、纸类包装物等几大组。剩饭剩菜则就地喂猪。目前,他们喂养的“垃圾猪”已有400多头,个个膘肥体壮。

废品分选集中后,杜冒献他们实行的是统一销售。这些年,他们已在河北省各地建立了固定的销售渠道,金属类运往霸县,塑料运往全国最大的废塑料集散地——文安县,玻璃运往邯郸市,胶皮鞋底运往定州市,纸类运往保定造纸厂。

据说,这些四川人内部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谁捡得多,就挣得多。所以大伙才会铆着劲儿地抢垃圾。每当运输的垃圾车开进场里时,他们会不顾卸车时扬起的冲天灰尘,冲将上去,风卷残云般扒拉起来,只消二三分钟,整整一大卡车垃圾就会被刨个“底儿掉”。杜冒献说:“那千钧一发般的场面,别提多精彩了!”

这些年,杜冒献和他的同乡们没少赚钱,而且赚出了甜头。去年10月,他们竟办起了“北京市冒献垃圾回收利用有限责任公司”,成了京城第一家专门从事垃圾分选利用的注册公司。

据估算,1998年,北京这8.2万人的垃圾大军从源头上捡走垃圾350万吨,总收入达到9.3亿元。而当年,本市城八区由环卫局清运的垃圾仅为270万吨,市政府用于处理垃圾的对策费用是7.5亿元。

如果没有这些外乡垃圾族,京城清运的垃圾总量和政府承担的费用又该是多少呢?对此,王维平感慨地说,实际上,他们在使京城垃圾减量、减轻政府负担,以及垃圾资源回收利用上功不可没。这些人分选、回收、销售废品,客观上实现了垃圾资源的再生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缓解了资源短缺,意义非同寻常。

北京日报2000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