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评出一九九九年国际、国内十大环境新闻
一九九九年十大国内环境新闻
一、3月13日,中共中央首次在京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江泽民总书记要求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6月5日,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碑名的“长江源”纪念碑在万里长江的源头陀陀河畔立起。
三、9月21日,台湾花莲西南发生7.6级地震。地震在对台湾同胞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的同时,还破坏了台湾的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
四、11月15日-17日在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会议要求,西部开发要在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把大力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加强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作为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4月30日晚,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的第22届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
六,4月11日至5月1日,国家林业公安局组织青海、西藏、新疆3省区林业公安部门,开展了打击盗猎藏羚羊的“可可西里1号行动”,抓获犯罪分子71人。6月下旬,昆明海关破获一起建国以来最大的野生动物制品走私案,查获野生动物皮2000多张。
七、“一控双达标”在全国各地深入全面展开。深圳、厦门等环保模范城提前一年实现“双达标”目标。
八、“33211”工程取得重大进展。5月1日滇池流域工业污染源,12月30日巢湖流域工业污染源实现达标排放,北京大气治理取得成效;海河、辽河污染防治全面启动。
九、黄河治理成为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的“一号提案”。青海省玛多县境内的黄河源头干流出现了长达近8个月的断流现象。这是黄河在历史上出现的首次跨年度断流。
十、 12月28日,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在京联合表彰了50个“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和100名“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科研先进工作者。
一九九九年十大国际环境新闻
一、3月24日至6月9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连续空袭,由于在空袭中使用了贫铀炸弹以及许多炼油厂、化工厂、输油管道被轰炸,南联盟及巴尔干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和破坏。
二、11月29日,第11次《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来自18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代表聚集一堂,共商保护臭氧层大计。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
三、1999年春天,比利时、荷兰、德国、法国等国家发生畜禽食品遭二恶英污染事件,导致来自这些国家的食品在世界范围内被抵制,比利时政府被迫辞职。
四、9月30日,日本一家铀原料加工厂由于人工操作失误发生核泄露事故,49人受到辐射。这一事件在周边国家和地区造成紧张和不安。
五、8月17日,土耳其发生历史罕见的大地震,震中伊兹米特地区一炼油厂起火,25万吨原油被烧,周围地区遭受严重污染。
六、10月12日,世界人口突破60亿。这一数字是1960年的两倍。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全球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七、12月12日,一艘装载约3000吨原油的马耳他“爱丽舍”号油轮在大西洋法国近海岸断裂沉没,原油外泻造成附近海域严重污染。
八、灾害性天气继续在世界许多地区肆孽。热浪在夏天袭击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造成一些人热死;与此同时,洪灾使亚洲越南、印度等一些国家的人流离失所。
九、7月19日,英国一艘轮船起航向日本运送446公斤钚,此举遭到国际舆论谴责。
十、9月22日,法国、意大利的150个城市开展“休车日”活动,当日这些城市的中心道路只有公共汽车行使。这一活动旨在提倡少用私人汽车,减少城市空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