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临严重的水资源不足问题

日本《记者新闻》文章

目前,新闻报道中的热门话题是中国的洪水,而难以把焦点集中在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上。然而,这两者之间决非是没有关系的。中国洪水发生量的增加,原因之一就是森林遭到破坏。因为树木被采伐之后,流入河川的雨水量就会增加,而浸透到地面滋润含水层的雨水量就会减少。因此,中国屡屡出现洪水增加,含水层充水量减少,以及地下水位下降的局面。这样一来,雨季洪水发生的次数越多,那么旱季出现水不足的情况就会越严重。

在中国的大河中,黄河在1972年的夏天出现了断流,这是在它长达3000年悠久历史中的首次断流。从此之后,中国文明的摇篮黄河在12年中断断续续出现断流情况。从1985年以后,黄河每年必定发生断流,而且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1997年的断流时间长达226天。

可以说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反映中国水资源不足现状的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事例。但是,中国断流的河川不只是黄河。淮河在1997年也出现了90天的断流情况。今年汾河几乎也没有水。

中国平地的地下水位,几乎都在逐渐下降。中国方面以过去5年为对象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华北平原的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米。

今天地下水位正在下降的地方,明天就可能出现灌溉用水减少的局面。

随着水资源的缺乏,最终利用者之间的竞争会逐渐激化。竞争者就是农业、工业和城市三个方面。在当今的中国,85%的水资源被用于灌溉,但工业和城市的用水量也在迅速增加。

中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使城市居民用水量不断上升。在用水的争夺中,农业用水是最不合算的。在有些地方,生产1吨小麦要使用1000吨水,这相当于要花费200美元。如果是用于工业方面,同量的水可以生产相当于农业70倍的、价值相当于1.4万美元的产品。

如果目标是扩大经济,那么就要把本来就不充足的水资源用于工业方面。即使是从创造就业机会的角度出发,工业也是占绝对优势的。在每年要有1000万年轻人进入劳动市场的国家里,创造就业的压力是很大的。

减少中国灌溉用水的供给量,将会对世界的粮食安全保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中国不仅是世界最大的粮食生产国,而且其70%的粮食产量都是出自于灌溉的农田。

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家国立研究所对中国各河川流域的水资源收支预测显示,中国主要的河川流域正在出现严重的水资源不足。例如,往海河流域,有包括北京和天津在内的大约9500万人在这里生活。但到2010年时,预计该河的水资源不足量将达到200亿吨。

黄河流域恐怕也面临着水资源不足的局面。黄河已经出现了每年都发生断流的情况。然而,黄河流域的6个省依然计划将来还要增加取水量。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和山西省太原等城市,正在建设从黄河引水的大规模工程。此外,在上游地区,还计划建设数百个工业设施和水力发电站。

北京的中央政府,显然已经意识到在下游流域产生严重缺水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在繁荣的沿海省份同贫困的内陆地区省份之间的收入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避免干预上游各省份的水渠修建计划。

因此,实际上问题是如何进行如下的选择:是在上游流域通过工业创造就业机会呢,还是保护下游流域的农业呢?

不言而喻,对中国来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显然是当务之急。就灌溉而言,从往耕地里灌满水的传统做法改为更加有效的方式,对谷类采用顶上洒水方式。对附加价值高的水果和蔬菜,采用通过多孔性管道进行滴灌的方式。要顺利地实现这种转变,就需要给水标上价格。

从工业方面来看,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非常低。在日本、美国和德国,生产1吨钢铁基本上需要6吨水,而中国生产1吨钢铁竟需要23吨水。要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效率,则需要为实现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而进行巨额投资。

因水资源的供应问题而“碰壁”的国家,中国并不是第一个。很多更小的中东国家,在很早以前就开始认真对待水供应的限制问题。他们通过减少农业的灌溉用水,来维持工业和城市对水需求的增加。

结果,以色列、约旦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现在要进口谷物的70%到90%。实际上,进口1吨谷物意味着进口1000吨水、对面临着水短缺的国家来说,进口水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进口谷物。说起来,作为大国而首先在水资源问题上“碰壁”的是中国。但是,因为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所以,不能像小国那样通过进口谷物向国外谋求解决问题的道路。即使中国研究了提高灌溉、工业和城市用水的利用效率所必要的一切措施,但是,恐怕回避灌溉用水的大幅减少问题是不行的。中国或许成为水的短缺促使经济重建的第一个国家。在考虑有关能源和农业的重大决定时,或许必须经常探讨如何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的问题。在能源资源当中,煤炭和原子能等能源是“水密集型的”能源资源,这些能源资源需要大量的水。而风力和太阳能等能源则不需要水。幸而中国拥有充分的风力资源,即使是只使用风力也能够使国家的发电总量增加一倍。通过利用最新的流体力学的“高技术”风力涡轮机,因而风力发电的成本降低,往往低于火力发电的成本。

不妨认为,即使情况得到最大的改善,但今后数十年中,中国对水的需求仍会继续上升。

不幸的是,将来面临着必须大幅增加谷物进口的国家,不仅仅是中国。印度、巴基斯但、埃及、阿尔及利亚和墨西哥等国也是如此。需要的谷物进口量是多少吨,其谷物生产就需要多少千吨的水。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谷物生产的第一大国和第二大国。目前,中国是消费近4亿吨的世界最大的谷物消费国。而美国的消费量是2.4亿吨。同中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谷物出口国而供应世界出口总量的近l/2。

从这种状况来看,中国和美国也需要进一步进行密切合作,以便共同分享有助于改善水的生产效率的情报与技术。

转载自《参考消息》(1998.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