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北京
简体中文版

心系全球

    环境论坛  


绿色沙龙 - 网友作品推荐

海味不全等于野味

愚茶

发出拒食野味的倡议是为了让更多的公民通过道德的自律对自身的行为有所约束,最终起到保护野生动物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目的。

但是这里面有个技术性问题,即如果非人工饲养的动物均视为野生动物予拒食,那么我们日常消费的各种海产品有相当多的部分是从海洋中直接捕捞的,这些算不算是野味?应不应该拒食呢?

我们认为,对于海洋生物要区分对待,但首先要追根溯源理解拒食野生动物的初衷是什么。我们保护野生动物、倡议拒食野生动物是为了保障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并非是倡导公众素食。对于广大公众而言,一个更具可操作性的原则就是不以口腹之欲破坏生态平衡。衡量一种需求是否会破坏生态平衡、破坏环境,就是要看这种需求所衍生出的行为是否能为整个自然环境所承受。地球上的人每时每刻都在消耗氧气制造多种废气,但是我们正常生理反应所消耗和排出的气体对整个自然界气体的构成比例没有造成任何明显的影响。然而,工厂和各种机动车所消耗和排出的气体大大改变了地球大气的构成比例,严重地影响了自然界正常的秩序,造成了多种生态灾难,这种过度发展的行为就应当做相应的调整。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对海洋生物的适度摄取不致造成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失衡,那么这种需求应当被认可。

因人类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人类只能以陆地作为生存和获取生活所需的主要场地。人类的房屋、工厂、道路、矿山都要大量占用陆地。与海洋相比,陆地自身的面积以及可供生物生存的空间都相对狭小,陆地上野生动物的乐园又往往成为人类发展的潜在空间。基于上述原因,陆生野生动物的生境及种群实际上遭受着比海洋生物严重得多的来自人类的干扰和破坏,正因如此,我们对陆生野生动物的保护要更加严格。与陆生野生动物相比,海生野生动物具有立体的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海生野生动物的种群和繁殖能力大都超过陆生野生动物,最重要的是,对陆生野生动物的猎捕有可能来自全民,而海生野生动物的捕捞是特殊人群依赖特殊工具完成的,因此有关部门的调整和监管有的放矢且可较为全面发挥作用。比如为我们所熟知的舟山渔场每年的休渔措施,这种禁限措施是有关部门单方面调控可直接见效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我们鼓励公众消费可在近海及滩涂地带人工养殖的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参、鲍鱼、扇贝等;我们认可公众适量消费数量较大、繁殖率较强的大宗捕捞的海产品,如带鱼、沙丁鱼等;我们反对出于猎奇和炫耀心理消费珍异、稀少、对生态系统的维护有重大意义的海洋动物,如鲨鱼。鲨鱼的背鳍就是人们平时常说的鱼翅,它在古时是稀缺之物,但稀缺之物不等于就是好东西,鱼翅主要是由普通的蛋白质和一些胶质组成,既不具美味也不富营养。大豆比燕窝、鱼翅的营养丰富且易被人体吸收,这早就是医学界的定论。

总而言之,我们认可对部分资源丰厚的海洋野生动物的适度开发和消费,我们所要反对的是对一切野生动物(尤其是陆生野生动物)不计后果地大肆捕杀和贪食,这种行径既会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失衡也会造成人的良知和爱心的沦丧。前者直接威胁自然界的物种,间接威胁我们的生存;后者直接威胁人类社会的构筑基础,同时又间接威胁自然环境及各物种。二者相彰互根,同样危险。我们倡导公众拒食野生动物,就是要倡导公众加强道德伦理自律以维护一个良好的社会和自然环境。

2000年1月18日